周末的露屿度假村,汀江碧水倒映着岸边的富光大道,孩童在亲子乐园里追逐嬉戏,家长围坐在烧烤区谈笑风生,远处民宿的落地窗折射着耀眼的日光。谁能想到,曾经因地处偏远、交通闭塞而被称为“发展洼地”的中都镇,通过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创新实践,已经成为上杭县东南片区共富版图上的亮眼坐标。
票决机制激活发展动能
作为传统农业大镇,上杭县中都镇曾面临产业单一、区域发展失衡的困境,尤其上都片区因交通滞后,发展受到严重制约。2019年,随着民生实事项目人大票决制的推行,中都镇人大主席团以“群众提、代表定、政府办、人大评”为主线,构建起“决策—执行—监督—评估”的全链条机制,让群众从“旁观者”变身为“参与者”。
镇政府将票决通过的项目纳入“五个一”推进体系,每个项目由一名班子成员挂帅、一支专班队伍跟进、一套具体方案落地,每周召开调度会破解难点堵点。数据显示,近五年中都镇累计票决实施12个民生项目,总投资超2.1亿元,涵盖交通、产业、生态等多个领域,为共同富裕注入制度动能。
展开剩余65%生态宜居绘就幸福底色
沿着13.9公里的生态缓冲带前行,田背村云霄阁、兴坊村慕和堂和罗溪村存耕堂串珠成链。这条串联三大中国传统村落的“文化长廊”,正是票决制结出的硕果。
通过代表们的走访调研,占地30亩的老旧木材加工厂被改造成5000平方米的百姓大舞台和千位停车场,不仅解决了集镇“脏乱差”问题,更吸引2025年全省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集中服务活动在此举办,总投资3000万元的优质大米产业共富基地也在此拔地而起。集镇基础设施的持续提升,助推全民健身中心项目成功落地,2561万元的投资将填补区域性体育设施空白。
“现在家门口就能上班,周末还有地方散步健身,日子越来越有盼头!”亲睦村村民丘小红的话语,道出了群众的共同心声。
交通破局点燃振兴引擎
“富光大道通车后,每天开车到县城上班只要10分钟时间,比以前快了35分钟!”富光村村民何燕华的通勤变化,源于票决制对“出行难”的精准破题。随着富光大道A、B段相继贯通,上都片区正式融入县城“15分钟生活圈”,曾经的“发展末梢”变身“文旅热土”。
依托票决落地的“汀江湾区山水田园度假综合体”,康养民宿、研学基地、星空露营等新兴业态蓬勃兴起,村民通过土地入股、就业分红实现“家门口致富”。更令人欣喜的是,13亩蓝莓采摘园、总投资5000万元的洋兰种植基地等项目相继落地,2024年票决的“汀江露屿福道工程”入选省级精品项目,3000万元投资将串联起沿线6个村庄的文旅资源,形成“一业兴带动百业旺”的共富图景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紧扣县委‘1253’工作机制,让票决制不仅‘票’出完善的基础设施,更‘票’出产业升级;不仅解群众急难愁盼,更谋长远共富路径。”镇人大主席杨文荣表示。
作者:杨文荣、廖晓辉
来源:《人民政坛》杂志2025年第7期
发布于:北京市